推進耕地質量監測工作 強化耕地保護意識的建議
推進耕地質量監測工作 強化耕地保護意識的建議
九三學社江西省委員會
耕地是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耕地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系到農產品的產量,還直接影響農產品的品質,更關系到糧食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城市擴張是必然趨勢,耕地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雖然我省逐步建立了一些農業監測站,但由于其建設時間短,人員設備缺乏,管控體系缺位,專業科研服務項目較多等原因,對耕地質量實行監控的能力略顯薄弱,無法為耕地質量保護提供有效的依據和措施。
一、存在問題
1.網絡覆蓋不夠全面。以南昌市為例,目前全市耕地總面積為339.16萬畝,根據土壤普查數據,共有7個土類、12個亞類、40個土屬和145個土種,雖然有建設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30個,2012年擴充到45個,但仍不能有效覆蓋全市所有的耕地面積和耕地類型,監測點檔案數據存在不完整、代表性不全面等問題。
2.科技支撐力度不足。耕地質量監測相關數據的推廣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是一項科學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配套的實驗室、野外基地、行業標準、專業技術團隊等軟硬件條件的配合才能開展,目前受人員、資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在配套支撐條件上還存在一些不足。
3.隊伍素質亟需提高。耕地質量監測及保護工作不僅要應用到農學、土壤學、環境學等知識,還需要一定的高等數學和計算機運用能力,縣鄉鎮農技人員由于專業知識有限、相關知識缺乏等因素,不利于耕地質量監測及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建議
1.進一步擴大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建設。為保證耕地質量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建議進一步增加當前耕地質量監測點的數量,做到我市代表性耕作土壤土種全覆蓋。同時提高監測點建設標準,按照高標準農田要求統一建設水泥田埂、溝渠、道路等基本農田設施,使監測點能長期有效的運作下去,構建完善的耕地質量監控網絡,為研究我市耕地質量變化情況提供數據基礎。
2.加強對耕地質量監測與保護工作的投入。耕地質量監測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其數據庫的建設和耕地質量監測網絡的維護需要每年連續性的數據支持,才能實現該項工作在科技、設備、人員素質上的不斷提高,保障該項工作持續開展下去。同時在測土配方施肥、耕地培肥、農田改造等耕地保護工作上也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確保耕地保護力度不斷擴大,為實現我市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打好基礎。
3.強化對耕地質量監測及保護工作的管理。耕地質量監測及保護工作涉及到農業、國土、環境、水利等多個部門,長期以來各單位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阻礙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需要出臺一套通過各部門驗證、行之有效的工作標準,建立一個模范高效的工作框架,提高對耕地質量監測及保護工作的管理力度,使各單位各司其職、各盡其力。
4.加大耕地保護政策及措施的宣傳推廣。耕地質量工作在我市屬于起步階段,農村耕地管理方式與農業耕作技術措施不合理的現象十分普遍,不少農民甚至農技人員對該項工作的意義了解不夠深刻,各級政府部門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示范牌、送科技下鄉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耕地質量監測及耕地保護相關措施在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實現糧食安全保障、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及保護環境方面的作用,加大耕地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社會認識,形成良好的耕地保護氛圍。
5.制定并完善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方案。雖然我省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江西省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評定辦法》等法規方案。但當前的法律法規文件對耕地保護的主題、責任分擔、執行方式、獎懲措施等沒有很明確的操作方式,對耕地質量監測工作內容也提及不多。建議由政府牽頭,根據工作發展需要進一步制定相關的政策法律方案,并在實踐中逐步對其進行完善。
-
03-17420
-
03-17364
-
03-17304
-
03-17258
-
03-1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