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農村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建議
關于加強農村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建議
九三學社江西省委員會
我省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早在2002年3月就出臺了《江西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并編印了2萬冊《江西省村莊建設規劃技術導則》,無償送到全省廣大農村。建設部多次推廣我省以規劃為龍頭,著力抓好村莊整治工作的經驗。但同時也要看到,我省農村量大面廣,一些地方村莊規劃的執行情況并不太理想,亂批亂建現象仍時有發生。
一、我省村莊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規劃編制存在問題。一是村民點規劃滯后,一部分村的村民點規劃尚未完成,致使村民建房無法報批。二是村莊規劃不切實際。如有些中心村規劃過度超前,群眾難以接受;有些村莊規劃不符合農村特點,“城鎮”色彩較重,規劃實施成本較高;三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不同步。四是村莊規劃編制的深度不夠,部分只有“一書兩圖”,操作性不強。
2、管理機構不夠完善。一是村莊規劃管理機構和人員不到位,造成村莊規劃管理“無人規、無人管”的狀況。二是規劃人才缺乏,技術力量單薄。三是鄉鎮規劃員履職的素質和水平較低,部分職能被土管部門取代,程序和把關不嚴導致建房秩序混亂。
3、規劃執行時有偏差。一是村莊規劃實施和管理力度不大。有些鄉鎮遵守規劃的意識差,批地不看規劃。二是規劃宣傳不到位,對村莊規劃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沒有開展很好的宣傳引導。同時,村莊規劃雖編制完成了,但沒有宣傳、沒有公開,很多村民根本不了解村莊規劃。三是鄉鎮、規劃所、國土所等村莊規劃管理部門缺乏溝通和協調,相互配合不夠。四是村莊規劃管理執法難度大,縣、鄉、村三級聯動管理機制還不健全,鄉鎮的規劃管理主體地位沒有確立。
4、違章建房量多面廣。一是監管不嚴,導致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現象較為嚴重。二是建房審批手續繁瑣,時效較長,違章建房時有發生。三是法制觀念淡薄。不少農民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觀念淡薄,認為在自己的承包地、自留地上建房是自己的權利。四是違法成本不高。非法占地建房很多是以罰款補辦手續了事。
5、宅基地管理機制不順。一是“空心村”現象比較突出。一戶一宅、建新拆舊等法律規定缺乏政策措施配套,兩大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即現行宅基地無償使用政策與集體供不出宅基地之間的供需矛盾;老宅基地無償收歸集體的規定與農戶實際有償取得新宅基地之間的退補矛盾),致使各地產生了大量的“空心村”。二是農村存量宅基地流轉困難。三是傳統思想作崇。許多村民建新房拆舊房會破壞自家風水。還有農村宗族和派性等歷史原因,使得宅基地調換更加困難。四是村集體資金匱乏,缺少有效的宅基地置換、流轉調控手段。
二、措施與建議
1、加強領導、完善機構。
(1)、提高思想認識。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整合各方面資源,真正把村莊建設作為事關農村改革與發展全局的戰略重點。一是各級新村辦將村莊規劃執行情況列入考核內容,以維護村莊規劃的嚴肅性。二是各級建設(規劃)、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建房和土地利用的調控、服務、指導和監管。三是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村莊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還要建立必要的考評和監督檢查制度,用以推動和促進各部門和人員履責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完善管理體制。一是加強鄉鎮一級管理機構,各鄉鎮應建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的“鄉村規劃建設管理所”,按建制鎮3人,建制鄉2人的標準配備專職規劃助理員,歸鄉鎮和縣(市、區)建設局雙重領導。二是各級村鎮規劃管理部門要逐步配備專業人員,每年要有計劃地錄用一定數量的大中專畢業生到村鎮規劃建設管理部門工作。三是對村鎮規劃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進行有效地培訓,提高規劃執法水平。推行村鎮規劃建設助理員持證上崗制度,并進行嚴格考核。通過加強培訓,進一步嚴格辦事程序,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積極推進依法行政。
2、科學編制,規劃先行。
(1)加快村莊規劃編制。還沒有完成規劃的村民點要盡快完成規劃的編制,在編制中一定注重規劃編制的深度和規劃基礎資料的收集。政府要安排一定的資金解決村莊規劃編制經費問題,力爭用2-3年的時間,全面完成我省村莊規劃的編制工作,實現村村有規劃的目標。同時做好村莊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協調銜工作。
(2)、科學合理編制規劃。一是要規范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的程序。二是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編制村莊規劃應著重在村莊現有的基礎上按照建設要求進行規劃。要盡量做到規劃設計與村莊的歷史文物、自然景觀以及生態環境相協調。規劃在保持前瞻性的同時更要兼顧現實性。村莊規劃要根據各類村莊的經濟條件以及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科學細致的評估,精心規劃。
3、加強監管,依法規范。
(1)、嚴格依法行政。依法監督和查處農村違法、違規亂建房行為。一是加強事前管理,在房屋建設未動工前就要介入。二是加強事后處罰監管,各級建設(規劃)、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對違法違規建設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三是各級建設(規劃)、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行政過錯糾正和行政責任追究制度。
(2)、理順管理體制。一是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規劃聯動管理機制。細化工作職責,明確管理責任,增強齊抓共管工作合力。要明確鄉鎮的日常規劃管理職能,理順縣(市、區)規劃主管部門與鄉鎮的規劃管理職責,進一步強化對規劃部門、鄉鎮、村和規劃工作相關責任人員的崗位目標責任考核。二是建立專門的規劃監察執法隊伍,實行規劃管理和規劃行政執法分離。
4、加強宣傳,示范帶動
(1)、加大“遵規守劃”宣傳力度。一是要深入農村廣泛進行村莊規劃重要性的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村莊建設規劃的實施給農民、集體、國家帶來的好處和實惠。二是積極宣傳村莊規劃管理和農民個人建房的相關法律法規,宣傳農民個人建房依法審批、依法建房、節約土地的政策規定,通過法律、法規的宣傳,預防和遏制違章建房的現象。
(2)、抓好規劃示范建設。著力抓好一批村莊規劃示范點建設,大力推行《江西省農村小康樓住宅通用圖集》,并提供盡量多的村莊規劃小康樓設計圖紙供各鄉鎮參考。要組織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示范點參觀,讓他們親身感受按照規劃建設新農村帶來的變化。
(3)、發揮農村“五老”作用。通過“五老”直接向農民宣傳動員按執行規劃的意義,通過“五老”把規劃的內容告訴農民。通過組建“村民理事會”,充分發揮其在村莊規劃管理中的作用。
5、統籌協調,強化服務
(1)、加快“空心村”治理。各相關部門要制訂整治“空心村”和“一戶多宅”具體方案,引導農民拆舊房建新房,糾正“一戶多宅”現象。實行對拆舊建新戶限時免費審批,對“拆一補一戶”優先供地等措施。
(2)、統一調控建設用地。一是由鄉鎮或村委會對村莊規劃新建用地范圍的土地進行控制,用統一調出或統一收購的方式進行統一調控,并編號供地。二是完善“一戶一宅”、“建新還舊”政策配套措施,破解農村宅基地流轉難“瓶頸”制約。三是探索宅基地流轉、使用和管理的新模式,盤活宅基地存量資源,推動村莊規劃的順利實施。
(3)、探索便捷審批辦法。在各鄉鎮辦事中心設立專門窗口受理農民建房申請,相關部門定期現場辦公、聯合審批,提高審批效率。
-
03-17420
-
03-17364
-
03-17304
-
03-17258
-
03-1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