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大v發聲 點贊南昌發展(1)
大v之所以能成為大v,關鍵在于他們背后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成千上萬的粉絲。“網絡大v江西行”活動,就是要通過大v們的視角,大v們的聲音,聚合發展正能量。
英雄城南昌,是“網絡大v江西行”活動的首站,昨天下午,知名網絡大v實地探訪了經開區的中國恒天江西凱馬百路佳客車有限公司、江西北大科技園,青山湖區的新華安699文化創意園、華興針織服裝廠等地,用微博、微信記錄南昌的發展與變化,切身感受南昌的經濟發展、創新創業和文化底蘊,為南昌發展點贊。
創新激發了南昌轉型
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在百路佳客車的生產車間里,南昌首條brt公交線的公交車正在這里生產。一輛輛“巨無霸”brt專車,比普通公交車長一半,乘坐舒適如地鐵。
“百路佳客車是一家與國際接軌、并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民族客車制造商,專注于美國、澳洲等高端海外市場的開發,是中國第一家大批量出口美國、澳大利亞,第一家在媒體面前進行公開側翻試驗,第一家出口校車到發達國家的客車制造商。”百路佳客車負責人介紹,企業形成了12大產品系列100多個品種,涵蓋5.7-27米的新能源、清潔能源、傳統動力等各種動力客車,品種包括高檔城市客車、旅游客車、團體客車、長途客車、房車、校車及特種客車。同時,百路佳已成為國內38家具有新能源整車生產資質的客車企業之一,客車已出口至32個國家和地區。
網絡大v們看到現代化的廠房、綠色環保的技術,豎起大拇指。大v們了解到,近期,百路佳客車將有489輛新能源客車陸續發往泰國,紛紛點贊。“每一次到南昌來都能感覺到城市的變化,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激發了南昌轉型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提升了城市化水平。新能源技術企業發展前景看好,加強對自身管理機制和企業文化的塑造,將是新能源技術企業持續發展的推動力。”中國產業集聚專家楊建國說。
汽車產業是南昌經開區的優勢產業,現有江鈴新能源、百路佳客車、格特拉克、鈴格有色金屬、南齒、輝門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企業4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初步形成了汽車整車、變速箱、齒輪及相關零部件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2014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13億元,增長13.8%,占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比重17.02%,2015年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億元,增長16.1%,占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比重18.33%。
下一步,南昌經開區將著力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車、驅動電機、電子控制和動力電池等核心企業。重點扶持現有新能源汽車,爭取再引進1-2個汽車總裝企業,,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南昌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60億元。
借助“一帶一路”推動企業走出去
“南昌經開區雖然起步時間不長,但是從設計方面來看思路非常清晰,資、產、研、發產業鏈非常完整。”中國產業集聚專家楊建國了解了南昌經開區的發展現狀后表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必定會走產業集聚的模式,發展總部經濟可以為區域發展帶來多種經濟效應,我們一定要借助“一帶一路”的政策,使江西的企業走出去。通過走出去,引進外面企業先進的理念和制度,形成與外面一個產業園的溝通。所以,政府要起一個引導作用,人才,資本等政府需要去解決,而企業主要是經營。
隨后,網絡大v一行來到北京大學全資企業——江西北大科技園參觀。江西北大科技園致力于將高校的科技創新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科技成果轉化、高新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平臺和服務。
一期工程創業大廈已投入使用,為高新技術企業孵化、高新技術及管理人才培養、高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和高科技成果的推廣提供了優越的創業環境。2014年,園區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納稅4000萬元。
2014年5月,江西北大科技園二期,總投資6.8億元的13萬平方米軟件產業基地開工建設,基地由總部辦公、科研大廈、產業孵化、住宅及相關配套設施組成,打造南昌經開區首席產業綜合體,計劃2016年投入使用,預計將新增就業2000人,年創產值50億元。
“非常看好江西北大科技園項目的發展。”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表示,該平臺服務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建立了政府與高校合作的標桿,實現了省校合作共贏的目標。
創意在文化創業園內成為現實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