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艱難 勇攀高峰
攻克艱難 勇攀高峰
——記九三學社社員、江西師大教授陳祥樹
陳祥樹,男, 1966年6月生,江西省玉山縣人,博士,教授,九三學社社員。1988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化學專業,2000年7月赴日本山口大學留學研究,2005年3月獲環境共生工學博士學位。同年4月,被江西師范大學特聘為教授、同時留校擔任日本政府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機構(NEDO)特別研究員。2006年3月辭掉日方工作回國,現為江西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日本山口大學環境安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在日本留學期間,榮獲2004年度中國政府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同時獲得日本山口大學最優秀博士畢業生獎。榮獲“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全國九三學社優秀社員,第二屆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江西省贛鄱“555”人才,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高等學校第七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9年度江西省全省科技管理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回國后,組建了江西師范大學膜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2008年7月實驗室升為江西省無機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年被批準為江西省優勢科技創新團隊——“膜材料制備與應用創新團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無機膜(分子篩)的合成、氣體分離、滲透汽化分離、膜催化反應、量化計算等。課題組在先進膜材料的制備與應用領域中擁有良好的研究基礎和技術積累,特別是在分子篩膜制備與應用方面的研究已獲較大的進展和突破,所制備的1000mm 工業規格NaA、MOR、T、MFI 型管式分子篩膜,其分離性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其中,NaA型分子篩膜大規模關鍵制備技術已基本完成實驗室中試試驗,正與大型企業合作推進產業化進程。作為主持人或項目召集人,先后承擔或完成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國家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0余項國家級和省級重大項目。近年來在國際雜志、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獲得2項日本專利,申請并獲受理國家發明專利17項,其中授權專利5項,培養碩士研究生近30名。
童年時期,陳祥樹就喜歡放飛夢想,有著自己遠大的理想與志向,希望將來可以從事科研工作,為祖國的科學技術做出自己的貢獻。經過小學和中學階段的日積月累,他終于站在了高考的舞臺上,迫于家庭經濟原因選擇不收取學費的師范類學校——江西師范大學,攻讀自己喜歡的學科——化學。四年的本科學習,他刻苦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頑強拼搏,不斷完善自己,課外還抓緊時間閱讀相關的書籍,爭取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通過這段時間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專業理論素養,為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本科畢業后,迫于家庭經濟的壓力,他沒有選擇繼續深造,而是決定到中學去做一名普通老師。從江西新余到廣東東莞,輾轉了幾個學校任教。在每個學校都有自己艱辛難忘的經歷,十年教育經歷使他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已游刃有余,培養了一批引以為豪的學生,也得到了所在學校的領導賞識。
上個世紀末,分子篩膜分離技術在日本蓬勃發展起來。它是一種節能環保的新型分離技術,在日本的工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我國,該領域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懷揣著兒時的夢想和報效祖國的心愿,陳祥樹在布滿鮮花和掌聲的中學教師道路上停下腳步,決定留學日本投身科研。到日本后不久就體會到了,這是一條寂寞之路,崎嶇之路。這條路,就像魯迅先生所說過的那樣,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這條路,只有忍受別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與寂寞,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坎坷,歷經無數次的失敗折磨,方有希望達到那無限風光的頂點。語言首先成為留學的最大問題。他完全不會日語,英語也一般,根本無法與日本導師喜多英敏教授交流,而且研究方向是他自己在國內所不熟悉的,十幾年的中學教學讓他得到很多東西的同時也丟失了很多,留學的同學中有來自國內外名校的年輕的學生,與他們相比較,就是小學生與大學生的差距。另外,前期階段他是以一名訪問學者的身份在日本山口大學學習,所以所有的費用都由自己承擔,而別的留學生導師會給一部分補貼。但是面對如此艱難的情況,“開弓沒有回頭箭!堅持,再堅持!”陳祥樹天天無不這樣的鼓勵著自己,心里也憋著一股勁。為了很快的提高自己,他把自己封閉起來,和親戚朋友都基本斷了聯系,每天吃飯休息時間共四、五小時,甚至通宵熬夜,做實驗、做研究。希望之火在胸中熊熊燃燒,在心中沸騰。絕不允許任何外在因素來分散自己的精力,動搖自己的信心。
我們中國人只有把科技水平提高上去,才能受人尊重。陳祥樹就下定決心,努力掌握日本先進的膜技術知識。一份耕耘,一份收獲。2005年3月他獲得日本國立山口大學環境共生工學博士學位,同時留校擔任日本政府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機構(NEDO)特別研究員。作為第一研究人先后完成了三項重大研究項目,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合成了用于催化氧化反應的TS-1膜和長度為
作為一名留學歸國人員,最樸素的夢想和追求就是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開辟出一番新天地,2005年5月,陳祥樹回到了培育他的母校——江西師范大學,繼續開始科研之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爭取更大的成果來回報師大。幾年的日本學習生活,不僅讓他學到了膜領域的先進知識,也被導師的工作態度所折服,良好的工作習慣延續到他在師大的工作中,沒有雙休沒有節假日。深入無機膜領域去研究探索。2008年7月組建了江西省無機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工程中心成功研制出了高效、高性能的節能減排新材料—用于燃料乙醇等分離用的NaA型、用于天然氣高爐煤氣分離出二氧化碳用的T型、用于石化產品分離提純用的MFI型、MOR型、Y型、CHA型、TS-1型等分子篩膜。其中,在不銹鋼支撐體上NaA型分子篩膜的大規模制備技術已獲得突破,膜的分離性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為國家863重點項目的研究內容。通過項目的實施,進行NaA分子篩膜的中試研究,促進該膜的商品化,從而促進我國酒精工業節能降耗的跨越式發展和有機溶劑脫水行業的傳統技術升級。2007年6月,國務委員陳至立、教育部原部長周濟等一行視察工程中心,他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贊許,并鼓勵 “盡快推進產品產業化”。正是在各級領導、知名人士和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的關心與支持下,陳祥樹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先后主持專項經費543萬元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主持專項經費768萬元的國家“
在他回國的科研過程中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我的關懷和信任。這些年,黨和國家給了他很多的榮譽。他決心繼續秉持留學報國的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社會責任,繼續在高科技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作出新的貢獻。
-
06-250
-
06-050
-
06-050
-
04-240
-
0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