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手印給人的震撼
紅手印給人的震撼
在一些地方,干部的作風沒有得到根本好轉的大環境下,沈浩為什么能得到這么多紅手印?
從沈浩的生平事跡,我們可以理出一個大致的頭緒。
首先是沈浩能帶領村民致富。小崗村雖有1978年“大包干”掀開中國改革序幕的功勛,但“一朝越過溫飽線,20年沒進富裕門”,還是被人形容為“偏、窮、亂、散”的地方。沈浩一來便帶領村“兩委”班子,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擬訂了小崗村新農村建設規劃。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旅游業,招商引資發展村級工業,沈浩在小崗的6年,是村里發展最快的6年,是村民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崗樹立新形象的6年。2008年小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2000多元。
第二是搞好了小崗村的基礎建設。硬件基礎是與村民一道撒石子、扛水泥、拌沙漿,修村里的水泥路、敬老院等;軟件基礎是保護村集體財產,通過法律途徑拔除了強占村集體20多間房的釘子戶和組織村黨委成員和村民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從而凝聚了人心,樹立了法律的威信。
第三是幫助了最困難的村民。對老婆孩子都有精神病,吃的像豬食,衛生條件極差的關友林家,沈浩說:“村里人不去他家,我更要去看看到底有多難。”了解了真實情況之后,不久工匠粉刷了關家三間平房,地面打了水泥,全家辦了低保和特困戶手續。五保戶韓慶江,困難戶韓德國,86歲的邱世蘭老人,都得到了沈浩的諸多關照。
第四是與村民建立了很真摯的感情。冬天穿上村里5元線買的老棉鞋,平時抽2元線一包的香煙。他住的那間十幾平方來的小屋,床頭貼著村民聯系電話,大門從不上鎖,誰都能推門而入。他習慣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和村民平起平坐商量事情,從不坐老板椅給人居高臨下的感黨。
我想這就是沈浩獲得村民紅手印的原因。他將發展集體經濟與改變村容村貌相結合;他將帶領全體村民致富與重點幫扶困難戶相結合;他將農村的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相結合;他將自己在生產上工作上和村民的汗水流在一起,與情感上和村民休戚相關相結合;他把勤政與廉潔相結合。他不但6年沒有在小崗村報銷過一分錢旅差費,他幫助困難戶很多時候都是自掏荷包。他把村民裝在自己的心里,時時處處為村民謀利益,他使村民從自已扎扎實實的工作中,時時看到變化,感到溫暖;看到希望,感到幸福,堅定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信念和步伐。
沈浩給黨和國家的所有干部、特別是所有農村基層干部作出了榜樣:怎樣去獲取群眾的紅手印,怎樣去獲取群眾對黨和國家的衷心擁護和信任。
村民的紅手印決不廉價。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沒有努力為村民改變貧窮面貌的經濟頭腦,沒有盡快提升群眾精神境界的政治智慧:這三項中缺乏任何一項,都斷然得不到村民這么多紅手印。這也許就是沈浩所獲得的幾百個紅手印給我們的震撼。
領導干部們都應該問問自己,我的工作能得到被我領導的群眾的“紅手印”嗎?
(朱建芳)
-
04-02331
-
04-02186
-
12-07407
-
12-06567
-
1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