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網上公安局
從本月起,支付寶在上海、杭州、蘇州、寧波、合肥五城市率先開通了“信用借書”服務。所謂“信用借書”,簡單點說,就是支付寶用戶信用積分達到600以上,就可以免押金借書。至于從哪兒借、到哪兒還,“信用借書”也說得很明確:書是從當地城市的公共圖書館借,負責送書和還書的,是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快遞公司。
這個事聽上去挺浪漫,不禁讓人想到求學時代通過在書中夾紙條交友的故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閱讀紙書、談論紙書,本身就仿佛加持了浪漫的光環,支付寶的“信用借書”,等于給這光環又添加了花邊,多少都會讓人有點動心。事實上有不少先行動了的網友,通過“信用借書”拿到書后,就迫不及待地拍了照發在朋友圈上,當然,書是配角,主角仍然是曬書的網友,以及他們對書生活的某種想象。
看上去很美,仔細一想又有點兒不對勁。支付寶不是致力于推動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嗎,而且這是一家很純粹的數字化公司,也投資運營有電子化的文學閱讀業務,怎么想到“重拾傳統”,開始鼓吹紙質閱讀來了?有人說穿了支付寶“信用借書”背后打的如意盤算,推廣紙書閱讀是假,推動支付寶的社交功能進步才是真。在微信、微博成為網民主要的社交平臺之后,支付寶一直對自身社交功能的薄弱耿耿于懷,此前推行的社交功能,因為牽扯到有人發布過火的圖片和視頻而招惹一片批評聲音,這次選擇以“紙書”入手,可謂“高大上”,沒給人留下任何可供批評的口實。
“信用借書”在早期的新鮮感,可以滿足一些用戶的好奇心,但從長遠來看,并不具備可持續性,在用戶廣度和深度方面,也無法實現令人滿意的成績。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法重復“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過去,在各大網絡書店隔三差五的促銷下,幾乎所有讀者心儀的新書,都能夠在打折之后還能以“滿200免100”的便宜價格收歸囊中,但凡是愛讀點書的人,家里書柜的存書,恐怕每周讀一本的話,,一輩子都讀不完。
年齡大一些的讀者,對紙書閱讀還有習慣性的依賴,而對于年輕讀者來說,他們早已習慣了電子閱讀,通過Kindle等電子閱讀器,坐擁了一座可藏書數十萬冊的個人圖書館,一次下載,終生免費閱讀,很難想象他們會費心勞神去借閱紙書,要填申請,要選書,要收快遞,還書時還要請快遞上門……就互聯網體驗來講,“信用借書”對于懶惰的網民來說,程式還是太復雜了些。畢竟人們用快遞的需求,是主要用來淘寶的。再者,中國快遞業已經進入每年兩三百億單的規模,考慮到快遞小哥的勞動力成本,“信用借書”這種完全可以用電子方式取代的行為,簡直可以用“勞民傷財”來形容。
如何提升國民閱讀率,讓大眾閱讀逐漸再熱起來,這些年從政府到民間,無不為這個話題操碎了心。在今年好歹收獲了一個不錯的結果,今年4月份一項大數據統計顯示,中國網民并非不學無術,恰恰相反,中國網民最愛讀書,“每天或每周都讀書”的人數比例高達70%。從國民閱讀率連續六年下降,到70%的網民“每天或每周都讀書”,這個變化差異,顯然不是來自于紙書,而是來自于電子閱讀的快速擴張。到這個數據出來的時候,恐怕又增加了不少人對紙書閱讀衰減的哀嘆——這真的已經是無法阻止的事實。
通過互聯網平臺來推廣紙書閱讀,是無法收到理想效果的,這是互聯網特質決定的,鑒于目前電子閱讀的發展狀況,以及網民社交需求分析,“信用借書”很容易就可以被認定為一個“偽命題”,不過是互聯網企業做的一項低成本品牌推廣。
起碼在未來一二十年,紙書閱讀和電子閱讀將會并存。那么互聯網時代紙書怎么讀才有味道?我認為首當其沖的是,要拒絕“地鐵藏書”、“康夏賣書”、“信用閱讀”等這樣的網絡讀書運動。這樣的讀書運動只不過是在消費網友的讀書熱情,來滿足一些炒作的欲望,并沒法給出有價值的閱讀信息,也不能對網友如何讀好書有更好的指導意義。讀書需要靜心,想要認真地讀完一本書,除了要拒絕各種讀書活動炒作之外,更要做的一件事情是,關閉所有的互聯網接入設施,踏踏實實、安安靜靜地讀幾十頁書,讓紙書閱讀回歸本位。
互聯網時代讀書要讀經典。在各種出版信息鋪天蓋地、圖書品種五花八門的時候,選書成為一件麻煩事,而對于網民來說,選擇一些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無疑是繞過爛書的一條捷徑。人類出版史上留名的經典著作,從人文歷史到文學名著,留給了讀者以足夠巨大的挑選余地,有時間讀紙書的話,不妨從這些經典開始讀起,無論在愉悅性還是實用性方面,都要超過那些花哨的商業文學書籍。
#p#分頁標題#e#當然,想把閱讀當成一種消遣,讀一些處在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商業文學作品也無可厚非。但就算是享受一本網絡文學作品,也有必要有點兒紙書閱讀的儀式感,書桌前,陽臺上,沙發上,關閉門窗,手機靜音,權當互聯網不存在,安安靜靜讀片刻書之后,你會發現內心微妙的變化,這樣的讀書方式,才是真正的閱讀。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