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達徐秀賢:激活“農村生態電商”新動能,助
湖北麻城木子店鎮的騰輝家電,過去3年間發生了質的變化。
從一家不起眼的鄉鎮“麻雀店”起步,騰輝家電2015全年的銷售額達到了200萬元,2016年更是突破了300萬元。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當地建起了16個村級服務點的“小生態”。通過這個“小生態”,把十里八鄉的農副特產、異業商品匯集到自己開的網店上來銷售,盤活了一個鎮的流通經濟。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江蘇興化、浙江金華、山東臨沂、安徽滁州、江西南昌等省市所轄的總共13000多個鎮上。
傳統鄉鎮流通實體“擁抱”互聯網,他們正以一種新的方式在迸發“新動能”——拉動消費、創造就業、整合分配農村閑置資源,最終造血當地經濟。
(匯通達總裁徐秀賢)
農村電商新思路——為鄉鎮實體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度聚焦“三農”。
促進電商、快遞進農村,推動實體店銷售與網購融合發展;深入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今年農村工作的“行動綱領”。
過去的2016年,國內農村電商領域“獨角獸”企業匯通達,用“互聯網賦能鄉鎮實體”的農村電商新思路,交出了一份惠及全國15個省、13000個鎮、60000家鄉鎮夫妻店的“成績單”。
浙江嵊州農村出身的匯通達總裁徐秀賢說,農村、農流、農民構成的“三農”生態,在全國各地都有著獨特的水土文化。
“我們考慮‘農村電商’這件事,不是簡單的買和賣,更不是讓電商這個‘外來者’去沖擊、打破農村原有的流通生態。而是如何將互聯網的技術、思維與當地流通主體融合,幫助鄉鎮夫妻店們有更好的綜合運營服務能力,帶動當地收入、消費、生活水平提高。”
落腳點放在農村流通的“支點”——夫妻店上,2011年開始,匯通達就走鄉串鎮,為這些鄉鎮夫妻店進行免費的互聯網賦能和培訓。
簡單說,其中,既有后臺的支持,包括:管理信息系統、商品供應鏈、銀行金融服務,也會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開網店、搞粉絲營銷活動、做農村信息服務……
通過近5年的實踐摸索,像“騰輝家電”、“老友商貿”這樣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在全國各地不斷在涌現。
數據顯示,他們2016年的平均銷售同比增長達到了35%。
不僅如此,“插上互聯網翅膀”的60000家匯通達會員店,還直接拉動累計近3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并且在2016年,培育近4萬人次本地化電商人才。
(匯通達農村電商人才培訓)
激活“生態”新動能——“新農村電商”承載社會使命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陳春花教授說,(匯通達的)戰略不以“市場競爭”為思考出發點,而是以用戶體驗為思考出發點,,不僅實現了價值創新,同時收獲了全新的發展速度和成效。
與60000家鄉鎮流通實體的融合,眼下,匯通達編織了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張“農村生態電商”網絡。
這張網絡覆蓋到全國近1/3的鎮、并且可以讓互聯網紅利惠及到5000萬戶農民家庭。
徐秀賢表示,以每一個鄉鎮夫妻店為中心,覆蓋鎮、鄉的“1+N小生態”正在全面鋪設。
“激活農村生態電商的新動能,我們的這些鄉鎮夫妻店,慢慢地會從‘商品經營’轉向‘用戶價值經營’,創造新的價值、承載社會使命。”
關鍵詞是“疊加”。安徽滁州烏衣鎮上的老友商貿,2016年,在商品銷售的基礎上,疊加了勞務進城、微物流等創新項目。
“勞務進城試運行也就2個多月,通過我們這個點,就幫近100個鄉親找到了異地轉移就業的工作崗位;微物流項目,我們每個月能承接到300多個新增物流訂單,把原先閑置的車、送貨師傅都很好利用起來了,單憑這一項月凈利潤增長了3000-5000元。”
基于“1+N小生態”,眼下和未來的想象空間非常大。
打通農村最后一公里,并且能夠整合農村閑置配送資源的微物流;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勞務進城;推進農村生產生活升級的光伏新能源;以及更多的如:旅游、保險、金融、信息服務……
徐秀賢表示,未來,“農村生態電商”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創造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但萬變不離其宗,這些“新動能”的落腳點,都會聚焦在:盤活鄉鎮經濟、助力農民增收就業、提升農民生活生產水平的使命上。
(匯通達會員店疊加生態服務,助力農民增收就業)
相關新聞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