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死了,但他不會是最后一個方士
[摘要]他如果不被放在現代傳媒的聚光燈下,他就是安全的。可惜,他已經沒有他的那些古代方士先輩的福分了。
相書上說,男人女相,為富貴之相。氣功大師王林就是男人女相。
如果不是起于2013年的那波媒體揭露,從此厄運連連,王林會不會安享富貴,尚未得知。
王林作為一名現代方士,他的起落,既可以看到傳統社會的蹤跡,又可以窺見現代文明這面照妖鏡的無形威力。
王林因何而起?
王林的崛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人體科學熱”“特異功能熱”和“氣功熱”。
為什么會興起這股熱潮?
客觀而言,特異功能和氣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民間的亞文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它的影響范圍會逐漸縮小。
但上世紀80年代初國門打開,人們方知中國貧弱到何種地步。以錢學森為首的一批科學家和政府主管危機感是很強的。
▲錢學森曾稱“特異功能”確實存在
不幸的是,他們病急亂投醫,聽信人世間有所謂“特異功能”,于是獨辟蹊徑,建立了一門叫住“人體科學”的學問,打算引領21世紀的全球科學研究方向,以此與西方相抗衡。
質疑之聲不是沒有。但質疑者本身也不熟悉源自上世紀40年代的科學哲學所提供的方法論。回擊無力。
而五四以來,“科學”成了政治正確、意識形態。一樣事物,一經權威宣布為“科學”,即合法存在,不容置疑。
此外,上世紀80年代的一些高干,善于帶兵打仗,科學素養不高卻毋庸置疑,他們通過相信錢學森相信科學。而恰恰在此時,他們很多進入垂暮之年,養生,渴望長壽也是人之常情。“人體科學”“特異功能”和“氣功”很好地滿足了這種需求。
▲上世紀80年代,氣功曾紅極一時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科學界和政界高層的公開支持和示范,對民間產生很大影響,各地“大師”輩出,王林就是其中一位算不上有名的“大師”。
由于有科學界和政界高層的公開支持,這些“大師”有了結交各種權貴的機會。這種現象,與歷史上出現的方士泛濫,并無多大區別,只不過今天的方士,時不時用現代科學術語包裝了他們陳舊的把戲而已。
王林因何而盛
上世紀90年代以后,社會對“人體科學”“特異功能”和“氣功”的熱情仍不時高漲。但有的“大師”生出政治野心,因而危機不斷;有的“大師”相機行事,不辭而別,他們的那些功法也隨之煙消云散。
王林比這些“大師”聰明的地方是,他通過功法和戲法,把他自己塑造成一個高端的“社交平臺”。
王林不同于街頭上算命打卦賣狗皮膏藥的江湖術士,他不僅混跡于政、商、娛樂三界,而且“打通”三界,以師父自居,授人以“三觀”。說他有一些“教主”氣質,并不為過。
▲王林的人脈資源極其廣闊
這種“打通”三界的人物,還掌握著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
一位萍鄉官員回憶,2006年,萍鄉市委市政府宴請“大師”。王林坐上席,一邊是時任市委書記陳安眾,一邊是市長,市里相關官員作陪。一位在場的官員回憶,王林在席間居然公開說“在座的都是貪官,是腐敗分子”。王林在這種場合的“指陳”,難道完全是“酒話”?
在王林府上走動的那些類似于門人、徒弟和朋友的人物,有的可能是隨大流,抱著結識一下“大師”的態度與王林來往。但更多恐怕是想通過王林,結交權貴。
而王林也樂于結交權勢,甚至以知道誰是“腐敗分子”的方式,修煉出退可以自保,進則涉嫌違法犯罪的“金鐘罩”。在這個隱秘的圈子里,呼風喚雨,逍遙自在。
王林因何而衰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王林因媒體和互聯網而倒。
2013年7月,王林的好日子到頭了,起因是《新京報》一篇叫做“隱秘‘大師’王林的金錢王國”的報道。
▲王林在家中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的照片
#p#分頁標題#e#報道刊登后,王林致電新京報記者張寒,斥責其“收錢報道”。記者解釋是客觀報道,未收錢,也未受任何人委托,為報社所派。他截住話頭說“我告訴你,你不得好死,你們全家都不得好死”。
此后,新聞報道蜂擁跟進。當地有關部門隨即召開工作協調會,擬成立專案組或調查組,深入調查王林涉嫌的非法行醫、重婚、詐騙、偷稅、行賄、賭博、非法持有槍支等七宗罪行。
但奇怪的是,到2013年底,新華網盤點的六大懸案中,王林的案子因沒什么進展位列其中。2014年7月,也就是王林的事情被報道一年以后,媒體再次掀起報道熱潮,稱他竟然大搖大擺從香港回來了,而且2014年已回來過幾次,甚至在家大擺筵席。
但這波報道熱潮之后,王林的事情再次沒有下文。
又過了一年,2015年7月,王林因涉及其曾經的徒弟、后來產生經濟糾紛的鄒勇被綁架碎尸,終被逮捕。
▲王林被捕
就鄒勇被綁架碎尸一案,《中國經濟周刊》曾列出三點疑問:疑點一,鄒勇究竟有沒有死亡?疑點二,王林究竟有沒有買兇?疑點三,疑犯或已被策反,鄒勇自導自演全案?
這些疑問,在隨后的報道中,沒有見到解疑釋惑。直至2017年1月10日,江西南昌中寰醫院開出王林的“病重/病危通知單”。12日,法院裁定對王林中止審理。一個月后的2月10日,王林死亡,法院隨即宣布,將對王林及其違法所得和涉案財產等相關事項依法作出裁決。王林最終還是把很多秘密帶進了棺材。
王林的衰敗,起因是媒體報道,互聯網助攻。但是最終要他老命的,是至今仍然撲朔迷離的鄒勇被綁架碎尸案。他如果不被放在現代傳媒的聚光燈下,他就是安全的。可惜,他已經沒有他的那些古代方士先輩的福分了。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話用在王林身上,絲絲入扣。
世事本不該如此變幻不定。但如果些小偶然能夠左右未來,不確定的事情太多,,那么方士的生存空間仍然擺在那里。未來的新派方士興許會從王林身上吸取教訓,讓人更加難以分辨。
這篇現代方士列傳只是開了一個頭,因為王林不會是中國最后一個方士。(文/任大剛)
轉自“冰川思想庫”微信公眾號(bingchuansxk),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