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理論首次用于揭示恐龍遷徙狀況
????科技日報北京4月29日電 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運用“網絡理論”,第一次直觀揭示并描述了中生代時期恐龍家族從歐洲向世界其他地區遷徙的狀況。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生物地理學》雜志上。
????中生代時期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過渡特性。“大陸漂移說”認為,全球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個被稱為盤古大陸的統一整體,其周圍是遼闊的海洋。在中生代末期,盤古大陸在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塊,在硅鎂層上分離漂移,逐漸形成了今日的大洲和大洋。
????在過去20年里,考古學家在法國和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發現了白堊紀晚期恐龍骨骼化石。研究表明,大量恐龍曾在歐洲大陸繁衍生息,其中包括食肉和食草類恐龍。該研究重申了以前的研究,即經歷“盤古大陸分裂成大陸塊并被海洋分隔后”,恐龍陸續遷移到世界其他地區。
????該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亞歷克斯·登喜路博士介紹說,他們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包含所有記錄和可查到有關恐龍化石的古生物學數據庫,找到來自不同大陸對同一恐龍家族的化石記錄,及不同時期的交叉分布,揭示了它們遷移中的連接狀況。
????研究結果指出,盡管歐洲大陸分裂無疑減少了恐龍的洲際遷移,但并沒有完全抑制這種變遷。令人驚訝的是,研究還表明,,白堊紀早期恐龍家族在歐洲和其他洲之間所有的連接都是向外發展的,即當恐龍家族離開歐洲時,再無新的恐龍家族遷回歐洲。
????登喜路說:“這是一個奇怪的結果,還沒有得到具體的解釋。它可能是一個真正的遷徙模式,也可能是恐龍化石記錄不完整和零星種類的假象。”
????網絡理論在計算機科學中常用于量化網絡數據,只是最近才被應用到生物學的研究中,這是第一次用其對恐龍進行研究。(記者華凌)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