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 南昌證券公司散戶大廳人氣不再
▲隨著互聯網普及,前來散戶大廳的股民越來越少。資料圖
巨大的電子屏幕閃爍著紅紅綠綠的股票名稱、價格和漲跌幅,大廳內一排排座椅上,股民們有的目不轉睛地盯著電子屏幕,有的“鉆研”報紙信息、時不時拿出小本子做筆記,還有不少“股友”坐在一起熱烈討論……這曾是各大證券公司散戶大廳最常見的場景。 如今,南昌多家證券公司的散戶大廳冷冷清清,除了個別老年人外,很少有人去散戶大廳看行情或交易。這種現象的背后是股民交易習慣的改變,同時也是券商營業部及散戶經紀業務衰落的縮影。
“證券公司散戶大廳的巨大顯示屏前,通常是擁堵得水泄不通的股民,股票漲了,叫好聲、尖叫聲一片,而股票下跌,必然會哀聲四起,不過,這種場景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如今,南昌許多證券公司已經沒有散戶大廳,現有的散戶大廳也大多冷冷清清。”在微博中,南昌網友“小可自在”回憶道。同時,散戶大廳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也引起許多南昌網友爭論。
網友“不落的太陽”表示:“現在散戶大廳內只剩下大叔大媽,他們在里面打撲克,嘮家常。如今,散戶大廳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網友“獨上西樓”則說道:“散戶多是中國特色,是中國股市發展的動力。沒有了散戶,滬深股市還能發展嗎?”
走訪:散戶大廳冷冷清清
“以前去散戶大廳的人太多了,門還沒開,門外就擠滿了人,幾個人看一臺電腦,大家聊聊天,探討一下‘內幕’消息,股票漲了,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現在只是偶爾會來轉一轉。”昨日,在南昌市紅谷灘一家證券公司的散戶大廳內,股民林先生對記者說。記者看到,整個大廳內有十幾臺電腦,墻壁的正中間有大尺寸的顯示屏。不過,偌大的大廳內只有一個人看著電腦屏幕上的股票走勢圖。
在散戶大廳內,62歲的李大爺一邊看著電子屏,一邊對記者說:“以前天天去散戶大廳,就跟上班一樣。賺不賺錢是一回事,炒股票要的就是氣氛。但近幾年股市不景氣,來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李大爺已有20年股齡,但讓他有點失落的是,來散戶大廳的“股友”越來越少了。
該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還是有不少人會來散戶大廳,但大部分人只是看一下就走。“你看大廳內的電腦都開了,只不過現在很少有人會一直守在大廳內。”該工作人員說。
調查:一些證券公司取消散戶大廳
據了解,隨著互聯網普及,網上炒股和手機炒股成為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中老年股民與時俱進,選擇用個人電腦和手機查詢和交易,開設散戶大廳逐漸成為成本高、利潤低的“賠本買賣”。證券營業部大多數都不再設置散戶大廳,之前設有散戶大廳的證券營業部也相繼“瘦身”取消散戶大廳。
“現在很多證券公司的定位是服務中高端客戶。散戶對營業部的貢獻有限,一個散戶大廳,小的幾百平方米,大的上千平方米,如果出租,收益上會大大增加。而開設散戶大廳的話,不合算。”據了解,如今有許多證券公司營業部因為成本高、利潤低而取消散戶大廳,對此,南昌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的客戶經理茹女士向記者解釋了部分原因。
“我們營業部比較注重傳統,還是保留了散戶大廳。”茹女士表示,現在的散戶更習慣在個人電腦上操作交易。
說法:散戶大廳仍有較高的收益率
兩年前,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開立客戶賬戶規范》,明確證券公司不僅可以在經營場所內為客戶現場開立賬戶,,也可以通過網上及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方式為客戶開立賬戶。投資者在家里就可以完成開戶,這一變化不僅給投資者帶來方便,也觸動了券商進一步“瘦身”的想法。客戶需要到現場辦理的事務越來越少,小面積的輕型營業部成為趨勢,所以散戶大廳的減少和“縮水”也成為必然。
對此,有證券專家表示,去散戶化也是散戶大廳消逝更為深層的原因,最近幾年A股在逐漸去散戶化,這從持倉賬戶一再減少以及公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加速開戶進場可見一斑。去散戶化的過程將伴隨市場活躍度下降,這也是近年反彈成交量大不如前的原因之一。 不過,在南昌某泰證券的熊姓證券分析師看來,我國擁有全球最多、最活躍的中小投資者群體,與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我國個人投資者占比超過9成,散戶占股票交易量約8成。“雖然現在散戶大廳內的人少了些,但仍然有較高的收益率,這是毋庸置疑的。”該分析師告訴記者,其所屬證券公司一整層都是散戶大廳,從開戶人數的數據來看,散戶的數量也沒有明顯減少。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