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去年監測報告顯示藥品不良反應抗感染藥居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汪清林報道:每年9月份是“全國安全用藥月”。9月26日,記者獲悉,前一天南昌市食藥局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顯示:2014年,南昌共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4200份,抗感染藥報告數量居首位,老年、兒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報告較高,不少是輸液注射抗生素藥品引起。專家表示,,能吃藥盡量不要打針,能打針盡量不要輸液,打多了抗生素會產生耐藥性,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2014年,南昌市共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4200份,每百萬人口報告數達825份,同比增長14.22%。監測單位覆蓋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
南昌市食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昌上報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顯示,排在前十位的都是市民比較熟悉的常用藥品。
據了解,全國每年5000多萬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萬人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引起死亡約達19萬人之多。記者了解到,南昌去年也有因藥物不良反應死亡案例。
“市民自行用藥是導致不安全用藥的一大原因。”藥品專家表示,不少市民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往往不去正規醫院看病,而是依據病癥表現自行買藥。由于每個人體質不同,每種癥狀背后的病因也不一樣,因此,很容易用錯藥。專家還表示,很多人盲目相信互聯網問診,網上搜索藥品用途后就自行用藥,這也是十分不安全的。南大二附院藥劑專家表示,很多人覺得非處方藥不需要醫生開處方,自己隨意去藥店買來吃,這是一大誤區。非處方藥也需要遵從醫囑服用。不合理用藥會造成治療效果不佳,導致不良反應,還可能會產生耐藥性,而很多患者對此缺乏認知。
南昌食藥局專家提醒,兒童要嚴格按說明書使用抗感染藥,尤其是低齡兒童應謹慎合理使用抗感染藥;老年患者盡量個體化用藥,減少并用藥品種類,注意給藥途徑和時間。
居藥品不良反應前五位的藥品
●注射用頭孢曲松鈉
●注射用頭孢噻肟鈉
●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
●參麥注射液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