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智造”助工業經濟“彎道超車”
記者昨日從市工信委獲悉,江西省公布了“2016年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專項項目”驗收名單,我市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基于MES構建智慧化生產系統”等四個項目上榜。
近年來,我市在加快兩化融合、推進“互聯網+工業”發展上不斷發力,預計到2020年,將建成10家以上“互聯網+工業”龍頭企業和50家以上集群企業。
四個項目通過驗收獲得補助
據了解,此次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專項項目申報對象僅限于2013年度和2014年度被評為省級兩化深度融合的示范企業和省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園區。所申報的項目為已建或在今年3月上旬前可驗收的在建信息化項目。
記者翻閱驗收名單發現,我市共有4個項目上榜,上榜項目數量為各地市之最。項目名單包括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基于MES構建智慧化生產系統”、江西佳時特數控技術有限公司“數字車間自動化生產線項目”、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航空產品工裝快速設計制造綜合集成系統”、南昌弘益藥業有限公司“基于的藥品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控制與信息化管理融合”。
據悉,通過驗收的企業將獲得兩化深度融合示范項目專項資金無償補助。其中,用于補助企業的專項資金,每個項目補助金額一般不超過100萬元;用于補助園區的專項資金,每個項目的補助金額一般不超過200萬元。
借力“互聯網+”加速轉型升級
“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深度結合,也是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追求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模式。
近年來,為加快傳統工業向先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步伐,我市不斷完善支撐“兩化”融合發展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工業企業開展企業信息化綜合集成應用和業務協同創新。同時,以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生產性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通過發展云計算、物聯網、工業軟件、智能機器人、3D打印制造等產業,著力打造產業集群間協調互動發展的智慧產業園。
新常態下,“互聯網+工業”是我市實現制造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和新機遇。把互聯網“加”進先進制造業,是南昌實現產業強起來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由“南昌制造”向“南昌智造”轉變、實現“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目前,我市在加快兩化融合、推進“互聯網+工業”發展上,已具備一定優勢和規模,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和一定競爭優勢的園區、企業、產品。其中包括,國家火炬技術軟件產業基地金廬軟件園和用友軟件園、慧谷創意產業園、北大、清華科技園等一批重點產業集聚區,以及先鋒軟件、思創數碼、捷德智能等連續多年進入全國軟件百強的企業。
“四大工程”搶占產業制高點
在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這篇大文章的基礎上,我市將加快推進“互聯網+工業”,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促進南昌工業轉型升級,,打造南昌工業經濟的升級版。
記者從市工信委了解到,為推進“互聯網+工業”的發展,我市已經開展實施生產性服務業壯大工程、工業園區“兩化”融合引導工程、大型企業信息化應用示范工程、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推廣工程。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我市將加快推動南昌高新區省級兩化融合示范區建設、探索開展工業云試點,同時加快推動南昌航空城兩化融合創新服務產業園建設。
到“十三五”末期,我市重點企業將實現上網帶寬達到1000M以上,重點骨干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制造執行系統應用比例均達到80%以上,產品可追溯比例達到60%以上,傳統業務實現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和交易的比例達到60%以上。到2020年,將建成10家以上“互聯網+工業”龍頭企業和50家以上集群企業,產業鏈條協作配套將更加完善,“南昌智造”產值規模將達270億元。
□記者 吳云輝
-
06-30210
-
06-30186
-
06-3098
-
06-3077
-
06-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