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人物小檔案】李志敏,201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99年加入九三學社,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從醫39年,專攻眼病臨床治療,每年接診患者上萬人次,治愈7000余例,得到廣大患者好評。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幾度拼博、幾度收獲。李志敏從醫科大學畢業,到從醫、再到眼科主任、主任醫師。39年來——李志敏將青春、夢想、激情、汗水、智慧和心血傾注于她心愛的眼科事業和病人身上。
堅持醫術求精
剛畢業從事眼疾治療,目睹由家人背著、扶著、抬著或自己拄著棍子顫巍巍地求醫問藥時,患者痛苦無助的神情和對醫生無限信賴和祈盼,深深觸動李志敏這顆年輕的心。“打鐵還需自身硬。”她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有效解除病人的痛苦,必須掌握精準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醫療技術。為盡快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醫療水平,李志敏把業余時間全部放在閱讀眼科醫學資料和書籍上,虛心向老專家學習請教,對一些罕見病和疑難病細心觀察、仔細揣摩,詳細記錄每一病例的治療方案和手術過程。1985年4月,女兒剛滿2歲,李志敏和丈夫同時被選派到外地進修眼科專業,考慮到機會難得,夫婦倆毅然把孩子交給婆婆照看,踏上外出進修學習之路。兩年的學習時間,除了每年五一、十一和春節,她幾乎沒有回過家,她能做的就是含著眼淚聽女兒在電話里找媽媽的哭聲。其間,李志敏系統掌握了視網膜脫落復位術等難度大且較為典型的手術。眼科手術非常精細,有時以微米計算,要求醫生手法要穩、準、細。李志敏在醫療實踐中養成一個習慣,手術前,先把手術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準備、胸有成竹,手術后認真查找手術過程中的缺陷,絕不讓同樣欠缺再交次出現。
1999年,在平煤集團機關工作的一位女士患視網膜疾病,其他幾個醫院診斷后,有醫生建議她到省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那位女士求助李志敏,李志敏經過認真診斷認為可以治療。她主刀,僅用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手術。如今,那位女士視力已經完全恢復。 “以病人為中心,熱情為病人服務。”李志敏參加大小手術,各種疑難病診治、搶救各種危重病人的臨床實踐中,均取得滿意效果。她用實際行動履行“一切為了病人,為了一切病人,為了病人一切”的服務宗旨。
堅持孜孜進取
李志敏說:“眼科醫生責任重大,只有不斷努力,孜孜進取,才能提高醫療水平,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擁有光明清晰的世界。”她在臨床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開展一系列科學理論研究,成功申請了國家《降眼壓器》專利權,有10多篇科研論文發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主持編寫《新編臨床五官科診療學》專著1部,主持省廳級科研課題2項。從事眼科臨床工作39年來,為探索玻璃體切除后的治療效果及相關因素,李志敏在臨床研究實踐總結基礎上,撰寫了《玻璃體切除術的臨床應用觀察》《可拆式縫線小梁切除術的臨床觀察》《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40例》《直視下視網膜脫離復位術》等論文。為了使醫術精益求精,39年來,李志敏先后參加全國和地方學術研討會及培訓班200多次,增加了新知識,提高了新技能。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李志敏更忙了。她說,無論獲得什么樣頭銜,無論有多忙,都要牢記初衷,“做守護光明之路的白衣天使。”她沒有一點大牌專家的“架子”,始終將自己定位為一名普通醫師,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那些最基層百姓。家住舞陽縣姜店鄉70多歲的牛榮華,家境貧窮,雙眼患上了白內障,幾乎失明。李志敏帶領科室醫護人員,一起想辦法,分析情況,研究方案,不但為老人減免了一部分手術費和護理費,還量身定做了治療方案。術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老人雙眼一個達到了0.2,一個達到了0.3。
堅持病人至上
李志敏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病人至上,尊敬每個生命,愛護每只眼球,從未與病人發生任何爭執,在醫患關系空前緊張的當下,形成了和諧醫患氛圍,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與贊譽。她把患者看作自已的親人,每診治一位病人,總是從換位思考角度幫助病人,使每一位病人用最低的醫療費用,接受最好的治療方案。
李志敏善良的品質與生俱來,強烈的同情心自然天成。她見不得那些貧困無助的病人,面對治愈的許許多多病人,李志敏從未收過紅包,碰到特別困難的患者,她總是伸出援助手,幫助病人渡過難關。她不想因為自己耽誤病人,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每次從進診室那一刻起直到下班鈴聲響起,她幾乎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每天面對慕名而來的患者,李志敏對科室的同事說,“病人從各地帶著希望來,早一些診治就多一分治愈的機會。”在李志敏的身上,醫生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得到了充分彰顯。
堅持履職盡責
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李志敏積極履行民主黨派成員和人大代表職責,擠時間深入群眾聽取合理訴求,幫助解決困難。一次,她去湛南路買菜,偶然看到老兩口在撿拾菜葉子,詢問后得知老兩口家里貧窮,舍不得花錢買菜。經多方協調,她幫助老兩口經營起一個小賣部。乘坐公交車時,看到有市民在湛河河道堆積垃圾種菜,她向市人大常委會反映,河道堆垃圾種菜,不但影響城市美觀,而且存在潛在食物安全、泄洪安全隱患。針對城區小學班額嚴重超員問題,深入實地調研,形成了議案建議。她充分發揮橋梁作用,適時向周圍的醫務工作者、病人及其家屬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連心橋。
“把光明還給眼睛,用愛點亮星星,啊,我們是光明的天使……”這首眼科醫生之歌,是李志敏的最愛,也是她畢生的追求。